新聞資訊
應用案例
聯系我們

深圳計為自動化技術有限公司
請移步計為自動化新官網:www.jiweimeter.cn
電話:0755-28407683
行業版圖:《2019年中國傳感器產業競爭格局全局觀》
2019-08-06
傳感器是信息社會的重要技術基礎,它也是當前各發達國家競相發展的技術。目前,活躍在國際市場上的仍然是德國、日本、美國等國家。相比而言,我國的傳感器產業發展較慢,80%以上的傳感器都依靠進口。我國物聯網發展一直無法突破,缺乏“感知能力”正是一個重要原因。
傳感器創業鏈大致可分為研究與開發→設計→制造→封裝→測試→應用等環節。目前,我國在傳感器研發、設計、代工生產、封裝測試、應用已形成完整的產業鏈。
近年來,國務院、工信部、發改委等紛紛出臺物聯網發展指導文件,2017年1月,工信部發布《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物聯網分冊(2016-2020年)》,明確指出我國物聯網加速進入“跨界融合、集成創新和規?;l展”的新階段,提出強化產業生態布局、完善技術創新體系、完善標準體系、推進規模應用、完善公共服務體系、提升安全保障能力等六大重點任務,為我國未來5年物聯網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。近幾年中國物聯網產業增速都在20%以上,2018年中國物聯網市場規模超1.2萬億元。
從產業鏈來看,我國智能傳感器產業生態也逐漸趨于完備,設計制造,封測等重點環節均有骨干企業布局。這些傳感器的生產企業主要集中在長三角地區,并逐漸形成以北京、上海、南京、深圳、沈陽和西安等中心城市為主的區域空間布局。
我國的傳感器起步相對較晚,在高端傳感器方面的發展落后于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,伴隨著國內信息化飛速發展,同時國家將傳感器技術列為重點突破的領域,近年來我國的傳感器發展飛快。據OFweek電子工程網統計,目前全國從事傳感器研究的相關企業接近兩千家,其中上市公司近三十家。
我國的傳感器市場增長迅速,年均增長速度超過10%,據統計,2018年國內的傳感器市場規模達到1472億元。2018年國內傳感器上市企業整體的營收增長明顯,八成以上的企業營收都出現增加,僅有三家企業(歌爾股份、晶方科技、科陸電子)出現負增長。其中歌兒股份營收下滑的原因是智能手機增速放緩和VR產品銷售未達預期,導致傳感器業績不理想;晶方科技的傳統傳感器產品面臨的激烈市場競爭導致價格戰,同時它們加大了應用在汽車電子上MEMS智能傳感器的投入放緩了營收增長率。
傳感器是一種應用型的技術,只有在實際的應用場景中發揮效果,才能真正體現它的價值。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突破,智能傳感器成為了一種新的市場需求。智能傳感器具有采集、處理、交換信息的能力,是傳感器集成化與微處理機相結合的產物。與傳統傳感器相比,智能傳感器的特點是精度高、高可靠性、強適應性、性價比高等。
據上市公司經營產品統計,國內25家傳感器上市公司從事智能傳感器的企業有12家,接近一半的企業從事智能傳感器研究,可見市場前景廣闊。
傳感器創業鏈大致可分為研究與開發→設計→制造→封裝→測試→應用等環節。目前,我國在傳感器研發、設計、代工生產、封裝測試、應用已形成完整的產業鏈。
圖表1:中國傳感器產業全景圖譜
物聯網時代標配,行業增速保持2位數近年來,國務院、工信部、發改委等紛紛出臺物聯網發展指導文件,2017年1月,工信部發布《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物聯網分冊(2016-2020年)》,明確指出我國物聯網加速進入“跨界融合、集成創新和規?;l展”的新階段,提出強化產業生態布局、完善技術創新體系、完善標準體系、推進規模應用、完善公共服務體系、提升安全保障能力等六大重點任務,為我國未來5年物聯網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。近幾年中國物聯網產業增速都在20%以上,2018年中國物聯網市場規模超1.2萬億元。
圖表2:中國物聯網產業“十三五”發展目標及2018年完成率
麥肯錫報告指出,到2025年,物聯網帶來的經濟效益將在2.7萬億到6.2萬億美元之間,其中傳感器作為物聯網技術最重要的數據采集入口,將迎來廣闊的發展空間。據中國信通院數據顯示,近年來中國傳感器市場規模保持較快增長,2018年達到1472億元,同比增長13.2%,近5年均保持兩位數的增長率。
圖表3:2014-2018年中國傳感器市場規模及增速(單位:億元,%)
根據傳感器類型不同,具體包括溫度和濕度傳感器、壓力傳感器、圖像傳感器、光傳感器、位置傳感器、重力傳感器等。流量傳感器、壓力傳感器、溫度傳感器占據最大的市場份額。
圖表4:截至2018年中國傳感器產品類型結構(單位:%)
區域格局明顯,形成四大產業聚集區從產業鏈來看,我國智能傳感器產業生態也逐漸趨于完備,設計制造,封測等重點環節均有骨干企業布局。這些傳感器的生產企業主要集中在長三角地區,并逐漸形成以北京、上海、南京、深圳、沈陽和西安等中心城市為主的區域空間布局。
圖表5:中國MEMS傳感器行業產品各區域分布結構
從企業分布來看,傳感器企業主要分布在華東地區、京津及東北地區、珠三角地區、中西部地區四大產業聚集區。其中,華東地區傳感器企業數量最多,約占全國企業總數的60%,珠三角地區約占15.5%,京津及東北地區約占16%,中西部地區約占8.5%。此外,傳感器產業伴隨著物聯網的興起,在其它區域,如陜西、四川和山東等地也逐步發展起來。
圖表6:截至2018年中國傳感器企業區域分布格局(單位:%)
營收增長明顯,“百花齊放”仍是行業特色我國的傳感器起步相對較晚,在高端傳感器方面的發展落后于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,伴隨著國內信息化飛速發展,同時國家將傳感器技術列為重點突破的領域,近年來我國的傳感器發展飛快。據OFweek電子工程網統計,目前全國從事傳感器研究的相關企業接近兩千家,其中上市公司近三十家。
我國的傳感器市場增長迅速,年均增長速度超過10%,據統計,2018年國內的傳感器市場規模達到1472億元。2018年國內傳感器上市企業整體的營收增長明顯,八成以上的企業營收都出現增加,僅有三家企業(歌爾股份、晶方科技、科陸電子)出現負增長。其中歌兒股份營收下滑的原因是智能手機增速放緩和VR產品銷售未達預期,導致傳感器業績不理想;晶方科技的傳統傳感器產品面臨的激烈市場競爭導致價格戰,同時它們加大了應用在汽車電子上MEMS智能傳感器的投入放緩了營收增長率。
圖表7:2018年國內主要的傳感器上市企業營收增長率情況(單位:%)
競爭前景:智能傳感器成企業未來重點布局領域傳感器是一種應用型的技術,只有在實際的應用場景中發揮效果,才能真正體現它的價值。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突破,智能傳感器成為了一種新的市場需求。智能傳感器具有采集、處理、交換信息的能力,是傳感器集成化與微處理機相結合的產物。與傳統傳感器相比,智能傳感器的特點是精度高、高可靠性、強適應性、性價比高等。
據上市公司經營產品統計,國內25家傳感器上市公司從事智能傳感器的企業有12家,接近一半的企業從事智能傳感器研究,可見市場前景廣闊。
圖表8:25家上市企業傳感器產品類型分布(單位:%)
(原文標題:行業版圖:《2019年中國傳感器產業競爭格局全局觀》)
(文章來源:儀表網)
TAGS : 傳感器
相關資訊
- 2020-09-17>工業自動化領域常見的五種傳感器類型梳理
- 2020-03-13>傳感器打造仿生機器貓 AI為人類生活帶來樂趣
- 2019-09-20>萬物互聯時代迎面而來 傳感器產業或將爆發
- 2019-09-05>萬物互聯 我國傳感器如何破局發展
研發點滴
- 2018-07-23>如何實現磁翻板液位計防護等級達到IP66/IP67?
- 2018-02-26>計為浮球液位計的高可靠性是如何實現的
- 2017-05-03>射頻導納探頭耐壓能力的影響因素
- 2017-04-25>音叉物位開關固液專測有什么好處?
相關產品
- 2023-03-09>Uson-31分體式超聲波液位計
- 2018-11-16>Panel-11磁翻板指示器
- 2016-11-14>SW-11磁開關,磁性開關
- 2016-11-12>Tube-11振棒料位開關
專利證書
- 2021-04-23>Tube-11振棒料位開關隔爆證書
- 2020-11-02>Fork-11音叉料位開關 CE證書(非防爆)II
- 2017-09-14>磁翻片液位計的顯示面板及顯示面板的端口密封結構
- 2016-11-18>音叉料位開關-認證證書